【新北】三峽之美.藍染風情畫
倚在這座橋上 遙想它的歷史曾經
當年依賴水運興起的「三角湧」
其舊名的由來 起因於大漢溪、三峽溪、橫溪在此匯流
1933年(昭和八年)
三峽拱橋完工
讓三峽與板橋、台北之間交通完全由陸運取代
為大漢溪河運時代畫下了終點.........
「三峽祖師廟」創建於清 乾隆三十四年(在道光十三年時因地震損毀而重建)
到1895年時日本佔領台灣來到三峽後
日本人為了報復居民的反抗 放火焚街~祖師廟也遭波及焚燬
四年後在地方士紳籌劃下二度重建
第三次則在台灣光復後
由三峽當地的藝術家李梅樹先生主導設計規劃
他主張祖師廟該成為一座融合傳統歷史、文化和寺廟藝術的廟宇
同時因其本身的西畫素養
使祖師廟又加入了西洋美術的色彩
百餘公尺的三峽老街
仍保留傳承著舊有紅磚拱廊騎樓
及具巴洛克風格三拱牌樓立面
對岸有長江三峽
臺灣的三峽鎮舊名「三角湧」
日治時期才被改為日語發音相似的「三峽」
三峽地區因茶、樟腦、木材和煤的產銷而繁榮
日據時代戰亂中被毀的民權老街
成為商賈聚集的貨運集散中心...
即現在俗稱的三峽老街
從春秋戰國時期就盛行的藍染 算是古老的傳統手工藝
目前所知藍染植物約有四種:
馬藍(爵床科)、木藍(豆科)、蓼藍(豆科)、菘藍(十字花科)
< 歷史文物館 >
不定時會陳列藍染的相關文物
三峽藍染所用的染料植物是馬藍~
俗稱「大青」或山藍
屬於爵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三峽因生產可製染料的植物─「大菁」
又有清澈溪水可漂洗、溪畔可晾曬染布 緊鄰三峽河
即使是新手也能藉夾子、橡皮筋、棉線的夾、綁技法~
也能染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藍染圖案
有機會可以到三峽看看祖師廟 老街來走走
對了!現在正值三峽藍染節 不妨也來體驗手作藍染 就是一趟美好的文化之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