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內灣采風.秋色平分
大自然... 依舊以祂規律的節奏遞嬗著
天空飄著淡青的雲朵
山裡的秋衣漸漸變化 妳是否察覺到了呢?
老街...假日時人來人往 熱鬧非凡
除了五花八門的紀念品、各式各樣的客家小吃與土產外
兩旁亦矗立內灣戲院、內灣車站、內灣國小與劉興欽漫畫館等必遊景點
內灣老街上的傳統街屋具有著其獨特的歷史意義
昔日為盛產林業的尖石地區主要道 因此房屋多以紅磚砌柱及地基後
再加以木板作為屋身、門窗及屋頂 最後以合板瓦或日式文化瓦覆蓋於屋頂
內灣戲院為一間日式的建築物
在過去時代 提供了當地工人娛樂的場所
目前戲院依然保有當初建築的風貌 兩層樓的建築
加上建物古老痕跡... 依稀還能感受戲院多年前風光的一面
橫山鄉...不論在產業經濟,文化上深具悠久歷史
因而造成了多樣化的城鎮景觀, 建築窺視出當年的橫山風貌
現在的內灣老街 時時融入許多不一樣的主題
讓老街也能跟上時代的潮流 外星人與妖怪的出現感到十足新鮮
您吃過用花的根部當食材的粽子嗎?
60年的客家美食~阿嬤們尋著古法 把野薑花根部研磨成野薑花粉
與糯米、豬肉、香菇、蝦米、籮蔔乾等各種材料做了完美的結合
再以野薑花葉子 包裹一顆顆又香又Q的野薑花粽
聽說不滴油、不加味精的健康美食... 就等著您前來品嘗
內灣的傳統街屋的騎樓空間具有三大特色:
一.為各式材質所做的椅凳以利連絡感情
二.為各式材質所做的洗衣板、洗手台及水龍頭
三.為處處可見的各式園藝盆栽, 隨處可見樸素實用的氣息
內灣站是無菸車站
近年來以懷舊的老街情懷
搭配內灣線鐵路成功帶動當地的觀光
昔日內灣老街 是往返尖石山區的主要道路
內灣旅遊以中正路為主 50年代曾為內灣帶來許多觀光人潮
向外發展至光復路、大同路、和平街、中山街及廣濟路等
後來隨著林業及礦業的沒落 內灣旅遊也由繁華歸於平靜
直到1995年陸續推動『形象商圈』才恢復熱絡
內灣現為台灣鐵路三支線之一
遊客由竹東搭車經由橫山九讚頭,合興、南河再抵達內灣村
內灣林務局工作站
內灣當年因林木業相當發達...政府於此設立辦事處
以便當時就近管理相關林木事宜
後來因林木業的沒落 本站也廢除原有機能
目前仍保留該建築物 裡面仍保有其林木教育之功能!
內灣吊橋昔日為穿越油羅溪來往南坪的交通要道
擁有雙橋墩的構造 站在鋼索的吊橋上
可觀看整個油羅溪河谷景色
美麗的欒樹秋衣與老街的熱鬧
正如宋·李樸《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站在120縣道旁 道路對面有清水公園與民俗文物館等
另外一邊為油羅溪溪谷, 前臨內灣大橋與內灣吊橋
攜手或並肩漫遊,彷彿置身美麗圖畫當中
我想這是秋天旅遊最棒的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