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北】得忌利士老洋行.新淡水

 

來猜一猜...台灣北部

擁有最多古蹟的地方是在哪兒呢?

每每讀到通商口岸的歷史...自然就會想到這裡

 小司麥-洋行 (1)

淡水中正路老街末段    舊稱「烽火段」

西元1871年建立的老洋行

是英商得忌利士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在台灣的據點

興建至今已逾140餘年

小司麥-洋行 (27)

小司麥-洋行 (19)

早年因河水深度足以停泊大型船隻

且靠近東側漢人街市    產業運輸補給較為便利

成為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後非常重要的港埠區域

得忌利士洋行更以航運為其主要業務    特地於此設立「第一檢查場」

後棟則為「輸入品倉庫」

小司麥-洋行 (7)

小司麥-洋行 (9)

小司麥-洋行 (18)

除了向台灣輸入食鹽、煙草(據說還有鴉片)

與輸出茶、糖、稻米...等用品

具備了一般洋行的貿易功能

小司麥-洋行 (17)

小司麥-洋行 (24)

而其所屬的輪船公司

占臺灣航路數十年    是淡水開港後洋行貿易蓬勃發展的見證

直到日據時期被大阪商船公司取代

小司麥-洋行 (20)

小司麥-洋行 (14)

另外    在臺灣史上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中也留下痕跡

當年馬偕博士到淡水

搭的便是得忌利士洋行的海龍號

逃離台灣的「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

也曾躲於洋行附近      再搭船逃往廈門的

小司麥-洋行 (25)

得忌利士洋行的第一檢查場整修後

建物本身保留著不同時期、需求、使用方式之建築斷層堆疊

可看出不同年代與不同層次材料所構成的工法、技術

保留原內部挑高的大跨距屋樑

造型非常特殊優美

木柱做過煙燻防蟲處理後呈現黑色也是其特殊之處

小司麥-洋行 (22)

小司麥-洋行 (30)

因此「得忌利士洋行」可說是清末

臺灣開港及北臺灣航運發展的歷史見證

其存在是淡水區烽火段過去洋行林立的歷史證據

 

物換星移

時空穿越了古今...

藉著這次得忌利士洋行復舊特展

現場除了以圖文解說洋行的歷史今昔

也有模擬過去榮景的裝置品 

洋行風華再現    也讓淡水老街的古蹟人文再添一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司麥@u@" 的頭像
    小司麥@u@"

    ☆小司麥's -W gogo

    小司麥@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